高等认知与交流 Cognition communication
先验与后验在哲学与文学中的区别
南柯舟/文
所有的文学都是通过后验陈述事物。然而哲学不是文学,文学语言能力再强,如果对哲学无法深入透析,你的描述哲学现象的能力,就很吃力费力,比如你想通过音频测序表达“先验”这个理念,通过测得全体美声唱法歌唱家在某个波段的声韵,构成美声,即使其他歌唱家的声音,只要符合这个声韵音频示波状态,即使它从来没有被人听到过,某人的声音被测序机器测序后,她的声韵就可以被认定为美声,当她的美声声韵出现时,她的美声唱腔才被人们后验性的验证了,人们可以预先不听加拿大歌后席琳迪翁的演唱会,你也会判定她的音谱具有美感。
这个测验本身就处在后验里,它通过音乐家表演,电子分析,总结归类,完成后验。无法把对歌唱家的审美,归纳到先验里,这是后验现象。必须通过个体或者集体验证抵达的,是后验。
“自然”无需验证就具有“自由性”,美也是具备先验性的。它两都无需任何人和任何集体去验证,它通向哲学的“第一原理”,即第一因,不因检测检验而自然存在,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不同,第一因不因思和我而存在,即一座山,一片海洋,一片湖泊,它自然在那里,不因人类之存在而存在。
●伟人/国君的年龄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
南柯/文
今天的天气似乎不错,阳光明媚。看了看朋友圈,头脑里跳出个问题,该怎么称呼地球上那些“自封的伟人”呢?那些被世界历史永远记忆带来深刻内容的人:希特勒,斯大林(古拉格)、阿明(高棉),波尔布特(高棉),米洛舍维奇(前南斯拉夫),卡紮菲(利比亚),萨达姆(伊拉克),齐奥塞斯库(罗马尼亚),金一世,金二世,金三世,普帝,霍查(阿尔巴尼亚),本拉登(基地组织)……曾经也不可一世,今天,哈马斯组织的艾哈迈德·亚辛,伊斯梅尔·哈尼亚,穆罕默德·德伊夫,叶海亚·辛瓦尔也不可一世,我觉得称呼他们做“今上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威上皇”就很不错,你说呢?
在今日这明媚的阳光中,南柯的思想又顺藤摸瓜的滋生出一个问题:“伟大”的领袖总想改革,但从来没有一种君弱臣强的改革能够成功。秦穆公,公元前381年出生,死于公元前338年,死时43岁。公元前356年开始第一次改革,孝公时年25岁。王安石改革时宋神宗时年20岁郎当,风华正茂,管仲在齐国实行改革时在公元前 685 年至公元前 643 年期间,齐桓公时年31岁(齐桓公出生于716年)。苻坚重用王猛进行改革时苻坚时年359年,时年21岁,苻坚出生于338年。北魏冯太后(442年-490年10月17日)改革时(471年开始),冯太后时年29岁,其孙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孝文帝拓跋宏时年19岁,改革一直进行了9年(公元490年至公元499年),祖孙两代改革历时28年,孝文帝改革已成身先死,应该是累死的。
看遍古代君主在时代要求当改必改时的中道改革,也称为中兴改革,都是在年富力强时。如果一个人年岁已大,精力不济,又知识不足,还喜欢到处大肆炫耀,这样的认知,要让其走上正路,其实可能性不大。
我们再谈谈慈禧太后。清末洋务派新政没有慈禧的支持是不可能顺利的,而洋务运动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。慈禧太后从镇压戊戌变法到转向支持清末新政,她其实也意识到,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改革,清朝将难以维持统治。又因为帝后两党的夺权斗争,将慈禧推向历史的风口,再加之作为女性统治者,却不愿放弃利用权力铺排奢华,各种原因,导致了改革如边扬汤边止沸,走向颠沸混乱。
历史如此,呜呼哀哉😱😱😱
南柯舟文
这是一场关于雪的幽深美好记忆……
鹅翎般的大雪,飘飘洒洒的居然下了整整两天,如此美景下,对雪具有浪漫情节的人却越来越少,就是这粉妆玉砌的世界里,也几乎触动不了水泥一样比冰雪更冷的心,所以这年月所有的感情,都没有硬梆梆的的黄金的温度高,所有的一切浪漫,都成了一种生活之外的调剂品。
大雪里一个人踏雪而行,听着脚底滋滋的压雪声音,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,不过此时人迹罕至,寂寞无声唯有雪,有种“人少心趋静,雪深城更幽”的感觉,你不去雪中漫步,体会不到什么叫雪深,以为跟水深一样的感觉,却也不是如此,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逛了一会儿古城里西园,到了隔壁民宿,看到一位颇为熟稔的女孩子,青春少艾的嘉年华,依然有广东游街而售的靓汤般浓浓香香的玩兴,撒娇着话儿黏腻着她男朋友:自从我两认识,没让我浪漫回……于是见她男朋友找来一把铁锨,两人出门去雪地里她自己蹲在铁锨上,让男朋友拽拉着铁锨在雪里玩闹,用时下的时髦语言形容不失为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女孩,在铁锨上摇摇晃晃摆摆滚滚,溜下来翻了几个大跟头,啊呀嘛呀中,在雪地里很是显得摇曳妩媚……
大前几天,我们不太熟悉的三五个人杂聚起一堆儿聊天儿,有位女孩子问询她:你们能不能走到最后结婚,女孩子说,边走边看,我也知道走不到一起。我当时心里边想:冰雪一样干净的人儿,酷又美,内心里没有别的污七秽八的红尘牵惹……在这个慌乱的年代,有比黄金更可贵的心灵……
要论起世间何者为美,大概是大型芭蕾舞蹈之美、剧院里的男女声高音合唱歌剧之美,但最顶端的,大概是元曲,此时此刻的雪地里,突然感觉元曲美的特别像从天而降不染尘秽的仙子,于是乎,用元曲的调子写一段这苍穹下的雪:昨日素裹琼瑶,今日玉砌银镶,犹如冰嵌粉铺,如此美仑美奂,不去城墙上喵喵?山舞银蛇的嘉山,原驰蜡象的美地,更拾起童年雪仗,去相携浅吟低唱,同斟了汾河佳酿,去问那天地是何物,闲日里人间苦求索,究竟为了何物,窝在那三尺一隅的狭窄天地,浪费了此赛黄金的无边风月,那痴人儿你图了个什么遭遇?[偷笑]